禁忌书屋 - 耽美小说 - 南北杂货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551

分卷阅读551

    那流放岭南的,去了那瘴气遍布之地,还不是等死吗?”

“那也未必。”

“我听人说,那辣椒能破瘴气,岭南那边现在种辣椒吃辣椒的人,比长安这边都多。”

“就算给他们活下来又怎么样,那日子也不好过。”

“连条水泥路都无。”

“啧……”

“哎呦,这一次被牵连的人多啊。”

“对了,京兆杜氏这一次也牵进去了,你那师父不是与那杜七郎有些交情,还有那个杜构,我听人说,早前他也曾去过西坡村,你可识得他?”说着说着,有人便问阿普道。

“识得。”

说到这个杜构的事情,阿普的心情也是有些沉重,当初那杜构在村里待了挺长时间,为人十分谦和,对他们三个昆仑人表现得也比较尊重。

“那杜郎君这回摊上事儿了,他那弟弟杜荷,便是太子党的主谋之一,已经被斩了,听闻杜构这一次便是受了牵连,要被流放岭南。”

“坊间不少人都道这杜郎君可惜了,他这几年在莱州那边,带着当地百姓做鱼罐头,可谓是造福一方,长安城这边有些人还吃过他们做的鱼罐头呢。”

“他们京兆杜氏也是世族大家啊,虽说那杜淹杜如晦现如今都已经过世,但总还有人在朝为官,怎的竟会没人站出来替他说话,那杜荷在京城谋反,关那莱州的杜构什么事啊?”有人不解道。

“这你就不知道了吧?”

“京兆杜氏那时候也在风口浪尖上呢。”

“别说相帮,他们杜家里边有些人怕是还要恨死了杜如晦这一支。”

“他们杜家人原本也不甚和睦。”

“这回不一样,这回这个事情吧,不仅是杜荷掺合进去了,还有那杜如晦的亲弟杜楚客,跟他也脱不了干系。”

“杜楚客是站在魏王李泰那一边的,也是帮着魏王出谋划策,出力甚多,甚至还出面去游说群臣,为甚?就是为了给魏王争那太子之位啊。”

“你说那太子好好的因何要反,还不是心中不安,怕自己最终会被那魏王给弄下去了。”

“你们可是忘了当年的事?当年那太子李建成,不就是……”

“啧啧……”

“总之杜家人这回是不敢吭声了,那杜荷作为主谋直接被砍了就不说了,那杜楚客也没落着好,连魏王都被逐出长安城,送到封地去了,他又能讨着什么好?”

“这两个人这回给家族惹出这般大的祸事,那京兆杜氏,如今还能保住自身就算是不错了,哪里还敢说什么。”

“杜楚客也被流放了?”

“那倒没有,魏王府那些个亲信皆被流放了,独那杜楚客,圣人看在他兄长杜如晦的面上,就把他贬为庶民,没有流放。”

“杜楚客都没流放,那杜构怎的……”

“谁知。”

“他那兄弟杜荷毕竟是犯了谋反罪啊。”

“哎呦……”

阿普坐在一旁,默默听着他们说话。

这天气一日热过一日,长安城的夏日尚且闷热难耐,莫说在那岭南之地,不知那杜郎君如今身在何处,是否已经到了岭南。

第366章保杜构

在二十一世纪,岭南这片地方也是发展得很不错,全国四个一线城市,岭南便占了两个。

然而在唐初这时候,岭南却着实算不得是一个好地方,唐政府在秦岭以南设置岭南道,其地域范围包括后世的福建省,广东省,广西大部分地区,云南东南部,以及越南北部。

岭南道的治所在广州,后世是广州市,这时候的广州乃是一个州名,治所所在城池亦称广州,广州是个有名的港口城市,许多番邦人士通过海运来到这里。

这时候的海运还是相对落后,所以这些胡商们大多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而来,唐政府允许这些胡商在广州居住,甚至专门设置了番坊。

然而被朝廷作为流放政治犯的地方,又怎么会是广州那种富庶繁华之地呢,像丰州崖州那些地方,都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,若是被流去了合浦、日南、九真那些地方,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。

朝廷之所以要把这些人流放出去,一来是为了惩治罪犯,二来自然是为了让这些人在余生之中发光发热,到那些生存条件恶劣的地方去搞搞开发。

丰州崖州那些地方自古以来便是有名的流放之地,已经有不少前人在那边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,所以生存条件相对还算是比较好的。

不过就算如此,当年有个被贬崖州的晚唐官员李德裕,还是写下了这样悲怆的一首诗歌:“一去一万里,千去千不还,崖州在何处,生度鬼门关。”

在这个荒芜落后的年代,人类站在大自然面前,还是十分地渺小无力。

这时候的人想要开发一片荒芜之地,往往要用无数的人命去填。包括罗用他们眼下所在的河西走廊,早前在汉代那时候,便是当时最主要的流放地之一。

这些被流放的人里面,其中不少犯人可能是因为自己犯了罪,但肯定还有很多人,是像杜构这样被亲人连累,或者是其他方式的连坐。

古时候的连坐制度非常可怕,最残酷的时期,就连邻居犯法都会被连坐。

唐初这时候政令还是比较宽和,建朝之初,原本就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。

李世民这个皇帝又很重声名,因那玄武门之变,毕生都受桎梏,总想表现自己仁德宽厚的一面,在这些事情上下了不少功夫。

朝廷的官兵前去莱州杜构家中拿人的那一日,莱州百姓群情激奋,当地义士与这些官兵僵持对峙,就是不肯让他们捉了杜构去。

就连当地的官府,隐隐也有回护之意,只是一个劲儿地安抚那些前去拿人的官兵,让他们莫要心急,免得惹出民愤,届时他这些人怕是谁也担待不起。

双方僵持之下,最后还是杜构发了话:“杜某这些年下过江出过海,甚大风大浪没见过,那岭南又有什么可怕,去了便是。”

他这也是不想连累当地民众,若是赶在年景不好的时候,亦或是战乱年间,那他便也没有那许多后顾之忧,只是眼下这天下太平,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是一日好过一日,在这样的好时候,若是为了他杜构一人,连累这般多的民众,着实不值得啊。

不日,官兵押着杜构上路,往那岭南而去,在他们身后,七八名义士一路紧随,言是要跟着他们一起去岭南,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,他们这一次若是回不去,家里的妻儿老小自有相邻帮忙照顾。

当地父老还与他们筹备了不少盘缠,杜构这些年也挣了一些钱财,再加上当地百姓给的,他这一路上也不缺钱花,吃得好住得好,又有那些义士相护,官兵们也不敢十分欺侮于他,不时再请他们这些人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