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忌书屋 - 经典小说 - 穿成对照组后,我进大院躺赢[五零]在线阅读 - 穿成对照组后,我进大院躺赢[五零] 第32节

穿成对照组后,我进大院躺赢[五零] 第32节

    至于学业,我下乡了也不会中断学习,等到下乡结束,我再回城重新读大学。”

    她说的信誓旦旦,一向疼爱她的李文畔却罕见沉默。

    李卓晚适时插嘴,他长大以后,五官和小时候差别不大,只是长开了,神态依旧带着那股客气疏离,只是看起来更沉静安稳。“建设祖国不一定要下乡,你好好学习,大学毕业以后努力工作,一样是建设祖国,难道只有下乡才是再建设祖国吗?

    我做科研不是建设祖国吗,工厂的工人每天上工不是建设祖国吗?

    明宛,你好好学习,何尝不是在建设祖国?还是说,你有其他的原因,非要下乡不可。”

    李卓晚不是只懂得死读书的人,他的情商一样很高,于人情世故上特别练达,只看他想不想而已。他看人的心思和看实验一样敏锐,所以在偷换概念的劝解明宛之后,还问出了最后一句话。不同的是,最后一句话看似是问句,其实用的是肯定的语气,他清楚的知道李明宛一定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因为从这些年的相处来看,他知道明宛不是随随便便鼓动几句就会上头的人,她这些年也不像其他的同学,沉迷一些无意义的口号,由此可见,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原因,她是不会想到上山下乡。

    知道他们会质疑,李明宛索性选择了最无赖的办法,她微垂着头,语气坚定的说,“我想去,我就是想以这种方式建设祖国。”

    她很少会要求什么,或者是和家里人发生矛盾,可越是如此,就越能瞧出她的脾气,年纪虽然小,偏偏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,但凡是定下来的事情,一般的劝说恐怕根本没有作用。

    想想当初杨璋玉闹死闹活,非要去边疆,闹得杨成桢夫妻没有办法的时候,他们还感慨过,如今自己家的女儿也有了想法,才知道做父母的有多闹心。

    可李文畔到底不是独断专行的人,他教育小孩总是给他们最大的自由,事已至此,他没有像那些封建大家长一样,非要李明宛放弃,他一锤定音,“你想去下乡可以,但不能是一时脑热,这样吧,下乡不急于一时,你先花一周的时间好好想想,如果那时候,你还是这个答案,我不阻拦。如果那时候你想法变了,也不用有负担,直接告诉我。”

    李明宛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,她点头说好。

    这顿饭不复刚才的热络,大家继续吃着,可多少有点味同嚼蜡的感觉。李明宛的心里并不好受,但她知道,这是她唯一可以帮到李文畔的地方。

    等到晚上八九点的时候,李明宛一个人坐在屋子里,她有些烦心的合上正在看的小说,随手拉开抽屉,看到里面的盒子。她打开盒子,里面被信塞得满满,都是江平之这些年给她寄的信。

    江平之这些年一直都在地方部队,基本没什么空回来,但是一直没忘给她寄信,有时候是问她的学习,有时候是聊聊无关紧要的风景,涉密的事情他是一个字都不会透露,可字里行间,李明宛还是能想象得出他的生活。

    他在信里描述过偶然瞧见的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,还有夏日里的青草地上总有蟋蟀在叫,夜间还能看到河边飞舞的萤火虫照亮前路……

    江平之有时候还会连信一起送些东西,可能是在镇上瞧见的虎头娃娃,也有牛脖子上戴的铃铛,因为上面的花纹雕得很好看,就买来送给明宛,甚至还有小孩子们常常爱玩的竹蜻蜓,林林总总,不知送了多少。

    李明宛看着这些东西,心里的烦意稍稍消了些,她戳了戳江平之送的不倒翁,莫名有些想笑,这么些年,送的都是哄孩子的玩具,大概在江平之心里,她永远都是当年刚被救出来的小可怜模样,没有长大。

    就在李明宛又伸手指戳了戳不倒翁的时候,门口传来胡若弗的声音,她还轻轻敲了敲门,“明宛,是mama,我可以进来吗?”

    李明宛提高声音,嗓音清亮,“请进。”

    胡若弗这才推开门。

    她扒拉了一张椅子,坐在李明宛的旁边,一看就是有话要在私底下和李明宛谈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胡若弗看着长得亭亭玉立的李明宛,慢慢开口,和她说起了母女俩的私房话,“你真的要去下乡吗,能不能和我说说到底是因为什么,只当是我们母女俩的悄悄话,谁都不说的那种,好不好?”

    李明宛摇了摇头,非常果断的说,“真的没有其他原因,我就是想响应号召,下乡去建设祖国。”

    胡若弗温柔的抚摸着李明宛的头发,“真的吗?”

    李明宛抱住胡若弗,头靠在胡若弗的江帮上,嗅着她衣服上干净的肥皂味,姿态亲昵,“真的真的,您就相信我吧。”

    胡若弗实在是拿这个女儿没有办法,“好吧,我看你啊,是九匹马都拉不回来了。可是下乡的环境艰苦,你又是一个女孩子,真要是去了,有很多地方都要注意,防人之心不可无,知道吗?”

    李明宛乖乖应是,在这一点上,她倒是没有反驳胡若弗。

    看她还不算理智全无,胡若弗多多少少放下点心,开始絮絮叨叨的和李明宛说要注意些什么,有担心这个,有害怕那个,甚至还说到发生什么事,要找谁,怎么自救比较好。

    胡若弗这些年都在妇联工作,因为工作性质原因,她少不了下乡,所以她更知道人心险恶,也见过很多女孩子一个不慎会遭遇怎样的迫害,越是这样,她才越不放心。

    你说捧在手心里娇养长大的女孩,怎么能忍心她就这么离开家,奔向艰苦的地方,要是遇到什么事,他们鞭长莫及可怎么办?

    漆黑的夜空上星星在闪耀,试图照亮人们回家的路,可再悠长的夜晚也抵不过一个母亲絮絮叨叨关怀的心。胡若弗和李明宛在广袤的星空下,渐渐显得如此渺小……

    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,毫无疑问,李明宛依旧坚定的选择下乡。

    阻碍不了,只能将行李准备的更周全一些。

    李文畔最近的工作又忙了一些,不怎么回家,可到了李明宛下乡的这一天,也抽空回家,亲自送明宛去火车站。不仅是李文畔,还有胡若弗和李卓晚,就连杨良玉也跟着来了。

    杨良玉从来都是明艳大方、神采飞扬的人,在送别的时候,还是悄悄红了眼眶,“你从小看着都像是没意见的人,但实际主意最正,一声不吭,说下乡就下乡,真不知道你脑袋怎么想的。”

    杨良玉还是小时候那个脾气,说话容易呛人,关心的话都听着带刺。

    李明宛却知道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jiejie心地是极好的,更能听出她藏在话里的关怀,她走上前一把抱住杨良玉,“我下乡了,我会好好照顾自己,你也是。”

    说这,李明宛的声音一下子小起来,用着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继续说,“现在不比以前了,你说话要多注意点,像刚才的那些话,以后不要在人前说了。杨叔叔的处境将来可能会更艰辛,你也要早做打算,到了最不济的时候,你下乡也是条路。”

    顶着杨良玉猛然睁大的眼睛,李明宛没有再解释什么,退后一步,继续和其他人告别。

    杨良玉家不像李明宛,杨良玉的母亲可以说是明晃晃的靶子,就连杨良玉的父亲,主要负责的也是对外,认真算起来,没有太大的实权,他们这样的家里,如果一个不慎,就不单单是被闲置这么简单的事情。

    李文畔夫妻那是最开始的一批人,跟着跨过雪地,走出包围圈的,如果他们被打倒,从上到下恐怕都要乱了套。李明宛不去下乡也可以,李文畔的处境不会更加难,只是风言风语多一些,她下乡了,反而是一种态度上的证明。

    所以李明宛才会选择下乡。

    她刚刚的那番话,是作为后来者的眼界来看待事情,才会有这样深的见解,至于当局者,恐怕深陷漩涡,却不能自察。

    言尽于此,再细的提醒,可能就要让人起疑心了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和大家告过别,列车员也开始催促了,李明宛只好上车。她打开车窗,随着列车的轰鸣声,列车缓缓启动,窗外的人始终站在原地注视李明宛,和她挥手,但却慢慢变小,直到李明宛再也看不见他们。

    李明宛清晰的看到,一向坚强的胡若弗伏在李文畔的肩上,显然是哭了。

    她也说不清心里的滋味,五味杂陈,这是她被胡若弗带回北平后,第一次实际意义上的与他们分离。往往只有在分离的这一刻,才知道感情在不知不觉间积累得多深。

    就在李明宛低下头,刻意掩饰心头的异样和酸涩时,她的身旁响起一道温润的嗓音,“你也是下乡的知青吧,我叫谭康平,不出意外,我们应该是去一个地方。”

    李明宛心头一跳,她抬头望去,一个干净清爽,肤色偏白,带着眼镜,浑身气质沉静稳妥,长相斯文俊秀的男人站在她的面前,脸上笑吟吟的。

    第43章

    虽然已经没什么印象了,可在他说完他是谭康平之后,李明宛还是渐渐的将现在的他,和过去那个模糊的面容相重合,他们确实是一个人。

    她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,缘分吗?还是原书的作用,怎么也摆脱不了纠缠。

    李明宛让自己面色尽量起来没有什么不同,然后神情偏冷淡的应了一声,“哦。”

    谭康平不以为意,他以为李明宛是因为刚和家里人分别,所以心情不好,不想理人。

    而他们之所以能在一处遇见,也不是偶然。他比李明宛高一个年级,李明宛都大一了,他当然不可能还没有高中毕业。但是下乡是早就做出的决定,他的父亲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,与其在这趟浑水里浑浑噩噩,还不如下乡。

    其实去部队更好,但是谭康平没有这个念头,只好退而求其次,下乡去。

    他在去知青办报名的时候,恰巧遇见李明宛也去报名,当时的人很多,李明宛没有注意到他,他却一眼瞧见李明宛。后来他托关系打听到李明宛下乡的地方,用了些办法,让两人分去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所以的遇见都不是偶然,他看似随意的打招呼,背后花了数不尽的心思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,李明宛一概不知。

    她低头给自己倒了杯水,除了刚刚谭康平和她搭话,她应了声哦之外,就没有再和他说过话。她自顾自做自己的事情,没有分出半点注意力给谭康平,仿佛对这个将要一路同行的知青毫无兴趣。

    谭康平看她的反应,知道她应该没有认出自己,但是想想也是,他们上一次见面,已经是好多年以前,认不出才是正常的。像他这样,过了许多年还在悄无声息的关注身边所有与她相关的零星影子,永远在人群中一眼瞧见她,才不对劲。

    他一直受着严正的教育,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懂礼清正,是个好人,有他父亲的秉性,又不迂腐,可唯独在这件事上,他控制不住自己,有违道义。这种举动,连谭康平自己也说不清是不是喜欢,可他有了自幼定亲的娃娃亲,他应该关注的人是李招娣。

    谭康平还想同李明宛说些什么,火车上的其他知青先和他聊了起来,出于礼貌,他只好先回答他们。

    等到聊得兴起时,余光再望向李明宛,她坐在火车窗旁,安静的看书,细碎的阳光照在她干净洁白的脸侧,几乎看不见绒毛,却犹如打上一层圣洁的光晕,无端动人。

    火车继续慢悠悠的朝着铁轨运行,车上的人依旧高谈阔论,谭康平不管说些什么,李明宛都是兴趣缺缺,每当他想好好聊天的时候,总有人打断。

    一直到下了火车站,他们身边的人换了几波,谭康平也还是没和李明宛熟稔起来。

    他原本是想帮李明宛拿行李的,但是李明宛执意自己拎。下了火车之后,他看着李明宛瘦弱的胳膊艰难的提起两大箱的行李,终究是没忍住,走上前两步,想要从她的手上抢过行李来提。

    就在他马上要拿过李明宛行李的时候,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覆盖住两人,先他一步拿过李明宛手上的行李箱。

    刚刚两个人都满腹心事,没有注意到周围,所以才连有人上前了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顺着阴影向上看,是穿着军装,身姿挺拔的江平之。他的面容和过去相比没什么变化,可气质更沉稳了,少了年少时凛冽气盛,但是带给人的压迫感不降反盛。

    仅仅是一眼,就给人莫大压力,谭康平刚刚想帮李明宛拿行李,站的离李明宛特别近,此时此刻就深有体会。

    他不由得松手,解释道:“我是和明宛同学一起下乡的知青,我叫谭康平。”

    江平之扫了眼他清瘦的身体,带着眼镜的面容,还有他手上属于他自己的行李,心里多少有了些数,才扬了扬唇,“谭同学,谢谢你一路上对我家明宛的照顾。”

    身上的凝视消失,谭康平才无意识的动了动身子,好受了许多。

    李明宛看着江平之,还有些没反应过来。直到他将李明宛手上的行李全都拎过来,回身对她轻声道: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李明宛才如梦初醒,脸上绽开一个大大笑容,“平之哥哥!”

    她以为下乡就是下乡,根本没想到江平之会出现,这些年江平之驻守在地方,他不提,她也就不太清楚究竟是在哪个地方,万万没想到自己下乡的地方会是江平之驻守的地方。

    李明宛没有和江平之提过她要下乡,但是能被分到这里,江平之又能提前知道消息,跑来火车站接她,这里面究竟有谁的手笔,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李文畔虽然最终没有反对李明宛下乡的要求,可他思虑更深,总不放心让李明宛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,思来想去,江平之那里是最合适的。

    他现在军衔也够高,年前就升了团长,在当地待得时间够久,如果明宛去了他那边下乡,不管怎么样,都能照顾的到。

    其实李文畔干了这么多年,故交好友哪里都有些,江平之未必是能在地方给李明宛照顾最多的人,可是相较而言,李明宛最熟悉江平之。李文畔很清楚李明宛的性子,轻易不愿意去打扰别人,对待身边的人都是这样,更别说是父辈有故,但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。

    她从小到大,除了家里人,也就是对着江平之还算能放开。当初是江平之机缘巧合救下李明宛的事情,他后来也听说了。如此依赖,李文畔就更放心了。

    远在北平,李文畔一边给花浇水,一边还同胡若弗闲谈道:“看时间,平之应该已经接到明宛了。”

    胡若弗对着时钟算了算时间,点了点头,“火车路上没耽搁的话,是差不多这个点。你啊,之前也不早点和我说,原来你早就有了打算,害得我那几天担心得翻来覆去睡不着。”

    面对老妻的指责,李文畔含笑无奈摇头,“我总要把事情办妥了,才能和你说吧。你知道我的脾性,事情未成之前,是不会开口的。”

    胡若弗哼了一声,懒得搭理自家老伴。但转念想起李明宛,心里又浮起担忧,“也不知道明宛那孩子能不能适应,乡下条件艰苦。”

    李文畔叹了口气,“这是她选的路,再怎么也要走下去,我能帮她安排好一切,却不能替她去走。吃一番苦也好,对她未来未尝不是件好事。”

    虽然知道李文畔说的有道理,可是对于他同意李明宛下乡,后面又没及时告诉自己他找过江平之的事情,胡若弗或多或少有些迁怒,没好气的说,“孩子才刚下乡,你就说这些话,我看你是一点也不关心孩子。”

    说完,胡若弗就起身要走。

    面对胡若弗日渐不好的脾气,李文畔是没一点办法,他放下花洒,无奈的说,“你这是又要去哪?”

    胡若弗瞪了他一眼,用果然如此的眼神,“明宛下乡肯定吃不到好的,我千辛万苦才把她从瘦骨嶙峋的一丁点养成现在的样子,我还能去哪,当然是寄点吃的用的给她。”

    李文畔被呛了也不生气,无奈摇头,胡若弗这些年对明宛是愈发关心,疼到了骨子里,平时也是极为理智的人,可不知道为什么,一涉及到明宛的事情,就方寸全无。

    明明李明宛才刚下乡几天,估摸着才刚到呢,就火急火燎的寄东西过去。

    他虽无奈,可没说什么阻拦的话,胡若弗心疼,他何尝不是。而且,他多少有些能猜到李明宛坚持下乡的原因,很可能是因为他,李明宛嘴上不说什么,心里比谁都清楚。面对这样的孩子,谁能不心软疼爱呢。

    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明宛,正坐在军用吉普车上挨训,说是挨训也不贴切,主要是车里面氛围有些低。

    江平之上了车就一言不发,尽管江平之没有明说,但是熟悉江平之的李明宛多少能明白,他估计是有点生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