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章 妻儿老母皆可弃
刘裕叹了口气:“看来你想建立的不止是一个汗国,而是类似中原的帝国,需要的是一向保持独立的草原各部,能象中原的州郡一样,对你绝对服从,你确定能做到这点吗?草原之上,交通和通信都是问题,各部逐水草而居,你甚至想找到每个部落的精确位置都不容易,强行这么做,怕不是会引起各部的反叛吧。” 拓跋珪的眼中冷茫一闪:“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了,现在还不成熟,等我登上汗位之后再说,现在先一步步来,脱离独孤部是我的第一步计划,已经实现了,第二步,就是去贺兰部。” 刘裕微微一笑:“我也挺想看看你是怎么能实现这个计划的。能亲眼见证一段历史的书写,也是人生一大快事。拓跋阿干,我随你去贺兰部。” 拓跋珪点了点头:“可是你要以何身份随我去呢?总不能说你是投靠了我吧,若说你被我俘虏,也不行,慕容垂知道你的本事,他会起疑心的。” 刘裕正色道:“我仍然会以苍狼的身份,暗中潜入贺兰部,慕容兰这几天会想办法离开独孤部,如果贺兰卢跟慕容垂有联系,那我就可以通过慕容兰的这条线,搭上贺兰卢,通过他告诉慕容垂,我是跟踪你去的贺兰部,还在继续执行他的任务,我想,有慕容兰作证,他是不会怀疑的。” 拓跋珪摇了摇头:“慕容垂不会相信任何人,包括他的儿子,更不用说是慕容兰了,他明知这个小妹现在全部的心思都在你的身上,从她嘴里说出的话,是要打个大折扣的。至于对你,他从来没有真正的信任过,因为你有自己的判断,不会为他真正效力。” 刘裕叹了口气:“但现在也只能这样了,还有一件事,就是贺兰敏。” 拓跋珪的眉头微微一皱:“她现在情况还好吗?刘显这么快就杀过来,应该还来不及对她怎么样。” 刘裕咬了咬牙:“你这也太狠了,好歹是自己的相好,居然说出卖就出卖,起码,你应该通知她一声,就算你不带她一起跑,也能让她脱身才是。若不是贺兰敏机灵,躲到了我的帐中,被慕容兰收留,只怕现在已经死在刘显的手上了。” 拓跋珪微微一笑:“若是我带着她跑,刘显又怎么会上当来七介山呢?我就是要做出一个仓促逃离,连女人和老娘都来不及带走的狼狈样,这才会引刘显上当,我们草原上有句话,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,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。” 刘裕叹了口气:“一个男人如果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,还能保护谁?一个男人如果连自己的老娘都无法守护,又会有何人跟随?拓跋阿干,我以为人心才是最可贵的东西,一时用权谋占了小便宜,却失了人心,不值得。” 拓跋珪摇了摇头:“你的话有道理,但是我的情况特殊,我逃离独孤部的时候,是被追杀的孤身,别人眼里我只有这几十个部曲兄弟跟随,根本没有能力守护自己的情人和母亲,只有这样,我逃到贺兰部才顺理成章,而刘显捉不到我,却扣着我娘和贺兰敏,只会让别人憎恶他们,同情我,如此一来,公开来投奔我的人,会越来越多。刘阿干,你是知道了我的这整个计划,才会有这样的想法,但是在草原上,普通人哪会知道这些内情呢?” 刘裕朗声道:“无论如何,若是我处于你的位置,我是不会做这样的事,我会当面堂堂正正地自立,然后打败刘显,降伏贺兰部,继而打败拓跋窟咄和刘卫辰,你不是没有这个能力。” 拓跋珪微微一笑:“我是有这个能力,但慕容垂绝不会坐视我堂堂正正地夺取草原,如果我象你说的这样做,前面要面对刘显和刘卫辰,后面还得防备贺兰部,甚至是慕容燕国的直接攻击,霸业只怕还没建立就会夭折,若是我忍气吞声,公开臣服于慕容垂,又会被草原英雄所鄙视,唾弃,所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,我只有行此险招,暂时委屈一下我娘和贺兰敏了,这点,她们也能理解。” 刘裕摇了摇头:“也许你娘愿意为你作出这种牺牲,可是贺兰敏并没有义务为你作这样的牺牲。她这样帮你,你却在危难之时把她抛弃,若不是我们夫妇收留了她,这会儿她只怕早就死了,虽然她没有提你,但我可以感觉得到,她现在对你一定非常伤心。” 拓跋珪点了点头:“她恨我是应该的,不过要是再让我选一次,我还是会作同样的选择。刘阿干,我们是要做大事的男子汉,是英雄豪杰,成大事者不能太过于儿女情长。这点,作为阿干,我也得提醒你,如果有一天,你必须要在慕容兰和自己的霸业之间作个选择,你会怎么做?” 刘裕咬了咬牙:“现在的我,没有以前的争取功名之心,所做的事情只是无愧于心而已,我答应过慕容兰,完成这次的任务后,会接回我在晋国的家人,隐居避世,不再理会世间的纷争,你想夺你的草原霸主,可我并不想成为跟你一样的人。” 拓跋珪有些意外:“刘阿干,你当真不想建功立业,恢复汉家江山了吗?” 刘裕摇了摇头:“以前我做梦都想着这些,但是被来自身后,来自自己人的背叛伤了心,你没有经历过我这样的背叛,体会不到我的心情。” 拓跋珪笑着摆了摆手:“所以不被背叛的最好做法,就是让别人没有能力背叛你,当你能一手掌握所有人的生死时,也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。时间不早了,我也得装出一副落荒而逃的样子,带着几十个兄弟去贺兰部,你的那个兄弟,叫什么蒯恩的,我也要带去贺兰部治伤,咱们在贺兰部时再见。” 刘裕微微一笑:“好的,我会在这里等慕容兰和贺兰敏,咱们到时候,贺兰部再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