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守住广固平四方
贺兰卢的眉头深锁:“只怕我们现在没有后路可退了,黑袍的眼线很厉害,城中给控制得极严,好几个向慕容超进言要他投降晋军的,都给直接斩杀了,而私下非议黑袍的,也是军前正法,就连我的左右,恐怕也有他的眼线存在,我真正能信任的,也只有你了,但你跟晋军又素无来往,哪有什么后路可留?” 贺兰敏的嘴角轻轻一勾:“你可别忘了,我虽然跟晋军没啥来往,可是跟那慕容兰…………” 贺兰卢摇了摇头:“慕容兰新生了孩子,不能象以前那样飞檐走壁出城跟刘裕相会,上次本是她可以离开广固城回到刘裕身边的最好机会,可是她还是回城了,不管怎么说,她毕竟是慕容家的女儿,与家国共存亡,是她的选择。” 贺兰敏正色道:“我很了解慕容兰,她跟黑袍绝不是一路人,也不想南燕,慕容氏的族人跟着黑袍一起完蛋,从她内心深处,应该是愿意向刘裕,向她的丈夫降服的,只不过,现在黑袍对城中控制得极严,而且这城中的军士都是一人叛逃,全队皆斩的连坐法,相互之间监控也厉害。以此来威逼军士们不敢投降。” 贺兰卢叹了口气:“是啊,不过,光是靠严刑峻法还不够,黑袍现在在城中深得人心,一方面是因为他赏罚分明,有功必赏,能得到充足的食物,现场提升官爵。” “有过则执法如山,无论是放弃值守还是作战不力的,都是杀伐果断,以震慑众人,就连公孙五楼的几个亲信手下,也是给斩了祭旗,于是城中无人敢不听令行事。” “除此之外,他还打退了晋军的多次进攻,虽然说是靠了张纲的守城器械,但也是大涨士气,可以说,临朐之战后,他一度损失的威信,靠这半年的守城又慢慢地恢复了。现在不要说是慕容部的军士,就连我贺兰部的人,也都相信他才是能带大家守住城池,保住性命的那个人!” 贺兰敏咬了咬牙:“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,进城之前就逼着所有军士百姓都杀过那些汉人,手上染了血,守城战中又大量杀伤晋军,人人皆知城破必无活路,只能死战到底,这仇恨和畏惧,才是让人能断掉所有念头,爆发出最大战斗力的办法啊!” 贺兰卢摇了摇头:“所以,小妹,我劝你打消那些念头吧,慕容兰也是要保她慕容氏的家国,不会在这个时候投降刘裕,就算要谈开城投降,也得有足够的条件去谈,晋军虽然前面有月余攻城不克,伤亡不小,但是也已经筑长围来围困我们长达数月之久,其元气并没有受挫,而且晋军内部也人人欲报仇,屠广固而后快,这个时候,是没有谈判条件的!” 贺兰敏恨恨地说道:“那要等到什么时候,要什么时候才能去谈?大哥,这样的日子,我一天也不想过了!” 贺兰卢看了看四周,再次确认了现在谈话安全,他压低了声音,小声道:“真要留什么后路,也不是现在,而是要等刘裕退兵的时候,再弄个城下之盟,到时候可以偷偷地投靠晋军,求得生路。” 贺兰敏睁大了眼睛: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 贺兰卢低声道:“这回南燕不管能不能守住这广固城,基本上国家也给打废了,慕容部的族人死伤惨重,俱装甲骑几乎损失殆尽,全国沦陷,只剩广固一座孤城,刘裕退兵的唯一原因不是因为黑袍能守,而是因为有外力可能会介入。” 贺兰敏若有所思地点头道:“外力介入?你的意思是后秦的军队,还是…………” 贺兰卢咬了咬牙:“后秦,东晋的内乱,还有北魏都有可能出兵,黑袍绝不可能真的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困守孤城,他一定是指望着外力救援呢,这个世上,这种孤城想要守住,除非是指望攻击方自己退兵,最大的可能是断粮,但是刘裕现在有整个青州,粮草不缺,那要退兵只可能是有敌军来援或者是东晋内乱了。” 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:“那个明月飞蛊经常飞出去,恐怕也是为了打听外界的情况,黑袍如果真的绝望,一定会自己先溜的,他肯留下,就证明了外面的世界没有让他失望,而今天晋军在长期围困了多日之后,突然准备要攻城,我想,一定是情况有变啊!” 贺兰敏睁大了眼睛:“你的意思,是援军来了,或者晋国乱了?” 贺兰卢冷笑道:“我想后一种的可能更大些,刘裕虽然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,但是在晋国内他的政敌可不少,还有黑袍所说的那个天道盟的同伙,你以前跟我说,这天道盟可是有两个神尊的,对吧。” 贺兰敏点了点头:“是的,另一个一直在南方,我没有跟他打过交道,但黑袍没有说谎,这个人确实存在,这样算来,有可能是此人发动了,在晋国制造了混乱,刘裕要急着回国,所以干脆不顾伤亡强攻了。” 贺兰卢笑了起来:“如果是这样,那是我们最好的结果,刘裕强攻不下,伤亡惨重时,又后院起火,这时候才是可以议和的时候,不管黑袍和慕容兰能跟他谈到什么样的结果,起码对我们贺兰部落,是有利的。” 贺兰敏的眉头一皱:“对我们能有什么利?最多是回北方继续面对北魏,以现在南燕的国力,可是挡不住北魏的大军征伐的。” 贺兰卢摇了摇头:“不,北方我是绝对不会再去了,南燕经过这一战,四处叛离,尤其是汉人豪强,都投向了刘裕和晋军,到时候,我们借口讨平各地的叛乱,可以征战各地,在以前不能到达的东方,南方发展自己的势力,最后说为国守边,把我们贺兰部驻扎到南方,如此,我们贺兰部才算真的有生机啦!” 贺兰敏笑了起来:“黑袍会允许你不留在北方,而是迁往南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