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articleid in D:\wwwroot\www.sjhspm.com\web\html.php on line 17

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articleid in D:\wwwroot\www.sjhspm.com\web\html.php on line 18

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siteid in D:\wwwroot\www.sjhspm.com\web\html.php on line 19

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sortid in D:\wwwroot\www.sjhspm.com\web\html.php on line 21

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articlename in D:\wwwroot\www.sjhspm.com\web\html.php on line 22

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author in D:\wwwroot\www.sjhspm.com\web\html.php on line 24

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authorid in D:\wwwroot\www.sjhspm.com\web\html.php on line 25

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in D:\wwwroot\www.sjhspm.com\web\html.php on line 27
324.又来一个文宣司_()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-禁忌书屋
禁忌书屋 - - 在线阅读 - 324.又来一个文宣司

324.又来一个文宣司

    月。

    霜凝,冰洁。

    三五圆,二八缺。

    玉作乾坤,银为宫阙。

    如镜复如钩,似环仍似玦。

    兰闺少妇添愁,榆塞征人怨别。

    汉家今夕影娥池,穆穆金波歌未阕。

    为了满足荣王炫儿的虚荣心,赵孟启不得已又做文贼,偷了一首杨慎的一七令。

    不算非常惊艳,却也在水准之上,让在座众人称赞不已。

    其中宗正寺少卿留梦炎尤为热切,「殿下高才壮采,言有尽而意无限,回环流转,畅然不息,信手拈来却浑然天成,令人闻之爱罢不休。」

    这家伙,还真是个拍马屁的高手。

    随即,太常丞谢昌元也感叹,「殿下之作璧坐玑驰,风格蕴意亦能随心所欲,时而豪放如大江东去,时而婉约似小桥流水……」:

    留梦炎是十二年前的状元,谢昌元也是那一科的进士,都有着很不错的才华,仕途也算顺畅,属于朝堂中的新生派,很有上升空间。

    不过他们未来能不能真正进入权力中心,那就要看下一任皇帝的心意了。

    有进取心的人自然得设法提前和皇位接班人打好关系。

    可燕王如今很少在朝中露面,又不爱宴饮交际,许多人上门去求见,也往往无功而返。

    既然不容易接触到燕王,那就采取迂回策略,从他的生父荣王身边着手。

    荣王胸无大志,但也能猜到朝臣的意图,也乐得为自己儿子网罗人心,反正他从来不谈政事,只谈风花雪月,没有犯忌的危险。

    赵孟启自然也是晓得这个情况的,也深知拉帮结派是政治的常态,因此也没什么抗拒反对。

    对于像文天祥陆秀夫那样有才有德的人,赵孟启会设法收入夹袋之中,一般主动投靠过来的,也不会清高地置之不理,恰好可以通过荣王、钱家的人维持一个和谐关系。

    留梦炎是怎么样一个人,赵孟启心里有数,却不会表现出来,也没有喊打喊杀的打算,所谓物尽其用、人尽其才,小人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,就看用在哪,怎么用了。

    至于谢昌元,赵孟启没什么印象,约略记得他后来也投降了元朝,或许是迫于时势随大流,但肯定骨头不硬。

    礼节性地和两人说了几句话,赵孟启又和其他人寒暄了一会,正想找个借口离开,但看到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王应麟后,脑子里突然蹦出个想法。

    王应麟天性聪敏,九岁便通六经,十九岁举进士,今年初还通过了十分难考的博学鸿词科。

    其博学多才,涉猎经史百家、天文地理,熟悉掌故制度,长于考证,是个顶级的优秀学者。

    这不就是编撰新式教材的绝佳人选么?

    让他做个普通的行政官员,那不是浪费人才么……

    赵孟启想着把他「拐骗」到正途上来,于是便说道,「端午时,我一时兴起作了首三言,感觉挺有意思的。」

    「三言诗?汉时最为兴盛,近来却少有人用,皆因这种格体不易出彩,不过以殿下之才,定是佳作。」王应麟被勾起了兴趣。

    赵孟启笑笑,「佳作不敢当,就是换换口味,且听我念来。」

    「天中届,午节戾。雨不雨,霁不霁。扇凉飔,消暑气。江之永,水无际。

    桥横霓,树如荠。玉洼菖,锦林荔。竞龙舟,荡犀枻。殷雷鼓,浮云吹。

    汨齐出,瀺灂揭。霭乃倡,于蔿继。幖争夺,纛相掣。楚曼姬,巴妠妓。

    影照钗,沫溅袂。山凝紫,日映未。鳞霞穿,蟾钩缀。乐无荒,倦而憩。

    榜【表情】艛,汎容裔。

    矍铄翁,尚儿戏。效琦玕,【表情】浪系。」

    王应麟一边听一边随着诗句的韵律点着头,听完忍不住赞道,「这首诗,朗朗上口,返璞归真,令人仿佛重回端午河畔,耳边响起了龙舟上锣鼓与号子声,眼中浮现出五色龙舟追风逐电奋力争竞之景。」

    见王应麟「上钩」,赵孟启开始提线,「王干办过奖了,其他倒不算什么,不过我是觉得三言格体不止顺口,而且短小精悍,通俗易记。」

    「确实如此。」王应麟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赵孟启继续道,「我有个想法,是否可以用三言体,仿千字文那般,编写一篇启蒙读物,王干办觉得如何?」

    「三言千字文?」王应麟诧异,心中似乎有所触动。

    「嗯,比如,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苟不教,性乃迁。教之道,贵以专。以此为开头,将华夏数千年以来的文学历史、天文地理、人伦义理、忠孝节义等等,都融合进去,让读者通过此一文,便能对华夏千古之事有个基本概念。」

    赵孟启循循善诱,打算引导王应麟提前写出三字经。

    「人之初,性本善……」王应麟似乎陷入了恍惚中,总感觉这些句子似曾相识。

    「王干办,王干办,你觉得如何?」赵孟启将他唤醒。

    王应麟下意识道,「大善!」

    赵孟启又道,「我令人改进了印刷技术,比以前效率大有提高,成本也下降了不少,若是王干办能编写出来,到时将其印刷成册,使天下蒙童人手一本,那必定能前所未有地提高我朝之文教。」

    「啊?由臣编写?」王应麟有些懵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

    赵孟启也不待他想明白,继续说着,「王干办博学无双,当然是该你来编写了,然后再加上标点符号,以及拼音,有了这样的教材,启蒙教育将变得更加容易,一名老师便可教授上百名学生……」

    「等等,这拼音又是何物?」王应麟已经被赵孟启的话带进了沟里,真的开始思考起编写三字经的事来。

    对于标点符号,随着一些新版书籍出现,很多人都有所了解,拼音却还没听过。

    「就是用来标示文字读音,你看……」

    随即,赵孟启拿出随身的纸笔,边写边解释,不止王应麟认真听起来,其他人也很感兴趣加入进来,有疑惑时也直接提问,赵孟启立刻解答。

    古代最早是直音法,就是「某字读若某字」、「某字讀如某字」、「某字音某字」这样,举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。

    后来随着时代发展,出现了切音法,也就是反切,「某某切」、「某某反」,就是取前字的声母和后字的韵母相拼。

    这么一来,要分辨、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都得靠韵书,而韵书也是种类繁多,都是大部头,其实很难记。

    而这时代的读书人作文章也好,作诗作词也好,都讲究韵律,所以声韵学是必须要掌握的,科举考试时,若是在这上面出现错误,那就等着名落孙山吧。

    但是呢,就算只是熟记此时通行的《大宋重修广韵》,那也是无比繁难的任务,说是一种折磨也不为过,因此要成为合格的读书人并不容易。

    赵孟启也没完全照搬后世的拼音符号,而是根据汉字的风格做了些改进,除了他自己有些不习惯,别人都是第一次见,反倒不觉有异。

    讲述了许久,王应麟不愧是博闻强记之人,已经明白了其中大致奥妙,连连称好。

    「大善,以二十六个简单易记的符文,组成三十多个声母,以及数十个韵母,再辅以平上去入四声符号,便可拼读出任意一个字,着实大为便利!」

    此时的汉语读音和后世区别还是挺大

    的,声母数量和韵母数量都要多上一些,因此注音也没法照搬后世。

    赵孟启提供了这个思路,具体的工作还是需要真正的学者们去完善。

    「若想真正将拼音落实,那必然就要重新编写一本韵书,不,应该在把辞书融合进去,不但给每个字注音,同时也给出释义,这样可以让人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一个字,因此可以将其称之为「字典」!」

    众人都很吃惊,「字典!?」

    「典」可不是随便可以用的,典字的本义是指有垂范价值的重要文献书籍。

    典籍的内容是要人们信奉遵守的,因此引申为常道、准则,进而引申出制度、法律义,又引申为礼节、仪式和典礼。

    王应麟不由眼睛放光,能编撰一部典籍,那必将名垂青史,受到千古敬仰。

    但他也明白此事不仅繁难,需要的人员也多,耗时也肯定较长,最关键的是需要花费海量的钱粮。

    就连荣王都说道,「此事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,要办成恐怕不易啊,汉字可不少呢。」

    赵孟启笑了起来,「其实不难,其实咱们常用字应该也就一千左右,先编写一本常用版的就是,因为其主要是用来给初学者使用。」

    「殿下言之有理,是臣等想复杂了。」王应麟恍然。

    赵孟启想了想,又说道,「常用字典编完,还可以编一本常用词典,再然后可以编写一本百科全书什么的。」

    「百科全书?」王应麟琢磨了一下,望文生义,「殿下的意思说的可是类书?臣在准备博学宏词考试时,整理了许多资料,草编了一本类书,分天文、地理、官制、食货等二十一门,可供学人查找典故所用,但要离真正完善还相差很远,毕竟臣一人之力有限。」

    「就是这个意思,但不是用来科考那种太高深的学问,而是将其他行业的学问也融入进去,要简明易懂,以实用性为主旨……」

    赵孟启滔滔不绝阐述着自己的想法,「另外,我还打算仿造朝廷邸报的模式,发行一种公开的报纸,上面刊登朝廷政令,时事新闻,文化交流等等……」

    众人越听越惊愕,被燕王的这些奇思妙想震得一愣一愣的。

    原来燕王并不是只偏好武事,在文事上竟然也有这么多独到见解和计划措施。

    赵孟启说到口干,喝完一整壶酒,继续说,「我准备成立一个文宣司,负责以上事务,想请王干办来做这个提举!」

    「这?」王应麟毫无心理准备,不禁有些迟疑,

    但留梦炎和谢昌元两人,此时都是眼中直冒红光。

    娘咧,现在谁不知道,凡是新成立的这些衙署,就是燕王的嫡系力量,能负责其中任何一个部门的,都是燕王继位后的肱股之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