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忌书屋 - 都市小说 - 我的系统不正经在线阅读 -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种瓷盒

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种瓷盒

    海捞瓷的清洗、保养,也会因为瓷器釉色的不同,变得更难。

    清洗釉上彩海捞瓷时,为避免脱彩状况继续恶化,只能用药棉条蘸稀硝酸小面积逐步擦洗,然后再用清水轻轻冲干净。

    另外,冬季洗刷薄胎瓷器的时候,要注意控制好水温,以防止冷冻和遇热爆裂。

    洗刷瓷器最好用木盆和塑料盆,切忌不能用瓷盆和水泥盆,以免瓷器撞伤破损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缺损,处理起来就稍微容易。

    比如陈文哲此时清理的一些胆瓶,这东西他做过一些,自然十分熟悉。

    熟悉,不管怎么处理起来,就全都变得十分容易。

    但是,如果数量多了呢?

    看着眼前一熘泡在水中的胆瓶,如果不用处理,那就是壮观。

    而现在,陈文哲感觉有点坐困愁城!

    胆瓶是中好瓷器,因其形如悬胆而得名。

    宋代以来,因其质朴、简约、委婉、敦厚、深得文人偏爱。

    这种瓶子,曾在很多诗文中被提及。

    有人觉得胆瓶插上些许鲜花典雅别致,这种情结继而延续到元、明、清。

    馆藏沉船中出水的胆瓶,国内也有,不过不多,比如万历号沉船之中,在国内就只有2件,皆为明青花折枝花卉纹胆瓶。

    陈文哲发现的品种更多,其内也有不少这种青花折枝花卉纹胆瓶。

    这说明,这种胆瓶在晚明时期,应该是出口的常见品种。

    这种胆瓶圆唇微外撇、长颈、熘肩、鼓腹下垂、圈足。

    颈部饰青花锦地纹或璎珞纹,颈肩处均饰青花如意头一周,腹部一个绘有四开光。

    开光内以青花葫芦、花卉相隔为饰。

    另一个绘六大开光,分别饰以暗八仙与花卉纹,大开光以压印绘有竹节纹的六小开光相隔。

    青花发色呈灰蓝,胎体较为厚重,线条挺拔优雅。

    其实,这些瓷器在国内都是常见的东西,而在出口的外贸瓷之中,也不稀奇。

    比如这一次,只要打捞一艘沉船,发现百十件都是平常。

    只不过,不管盘子、碗,还是瓶子,在出海外销的瓷器当中,都算是大器型。

    但是,这些是普品,而不普通的作品,自然是一些器型特殊的瓷器。

    比如铃铛杯,铃铛杯亦称仰钟杯、金钟杯、磬式杯,杯式之一,流行于明、清时期。

    杯口外撇、深腹、圈足,倒置似铃铛。

    明成化、嘉靖、万历时期铃铛杯有白釉、斗彩、青花等品种。

    在“万历号”沉船之上,也曾经出水过铃铛杯。

    只不过,在万历号之上,铃铛杯只有青花一种,分为有耳和无耳。

    如明青花山水螭耳杯,卷云纹为饰,外壁画有山水、亭台、渔舟等图桉。

    锐唇、敞口微撇、深腹、斜弧壁、圈足。

    外壁近口沿处,及圈足各饰,以青花复线弦纹一周,底足青花单圈内为“大明成化年制”款。

    这种铃铛杯胎体轻薄,青花发色澹雅,构图写实美观,意境雅致。

    而这一次陈文哲打捞出水的铃铛杯,就不止是青花一种了。

    当然,也许万历号上也不止是这么一种,但是其他杯子也许就全都碎了呢?

    这一次陈文哲打捞的这艘万历时期的沉船,其内的瓷器碎裂的虽然也很多,但是整体保存下来的瓷器数量,还是要比万历号沉船要多得多。

    这就让很多精品瓷器保留了下来,并且被陈文哲他们打捞出水。

    陈文哲发现,接下来打捞出水的瓷器之上,寄生的海洋生物比较奇怪,虽然层层叠叠,却是有新有旧。

    这个比较正常,但是有一些瓷器上面却只有新附着的海洋生物,这是因为人为搬动,让它们新近暴露出来的?

    只不过,看这些瓷器的样子,怎么也暴露出来了三五个月,甚至是半年了吧?

    要不然,不会有那么多海洋生物附着在上面。

    这种瓷器,看着到像是作假的海捞瓷。

    不过,陈文哲还是能够轻易看出来,这些都是真品,不可能是人为作假的东西。

    假海捞瓷多是将新瓷器装入网内,沉入海中经浸泡数月而成。

    作伪者往往将装有瓷器的网,一端系牢在水面固定物(如趸船、浮标、网箱等)上,一端沉入海水中进行浸泡,以便回收。

    有趣的是,他们有时还定期将瓷器提上来,下些饵料之类,以吸引海里的鱼、贝赕来器物上附着、排泄。

    过半年左右,这些所谓的“海捞瓷”就可以出水了。

    这种短期浸泡瓷器,有破绽可寻。

    瓷器上附着的海底生物残留体,看上去“湿”“新”。

    有的贝类,好像是刚“乔迁新居”。

    有的附着物还有新鲜感,扳开个别螺壳观察,里外色泽相差明显,外面陈旧,面却很新鲜,有的还能嗅到明显的腥味。

    有的海洋生物残留体形体完整,有棱有角,没有磨损痕迹。

    所以,人为做的海捞瓷,还是比较容易判定的。

    也许这一艘沉船上的瓷器,堆积的太过严密,要不然下面的瓷器,也不会保存的太过干净。

    可惜,这也不全是好事,因为所有瓷器堆积在一起,在保护下面瓷器的时候,也让这些瓷器黏连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毕竟堆积在一起三四百年,不黏连才怪了。

    如果说真有不黏连的,反而是一些盒子。

    碗盘碟子,都能堆积在一起,而香合什么的,却不可以,最起码堆积在一起也是有缝隙的。

    随着大量瓷器出水,一些盒子被清理出来。

    陈文哲发现,这里面还不止是有香合,居然还有粉盒、花盒、镜盒等等其他的瓷质盒子。

    这些盒子都是分为两部分放置,因为有盒就有盖。

    这两部分,分别放置,就肯定有一部分是破碎了的。

    现在陈文哲也不清楚,到底能够凑齐多少完整的。

    盒,古时作合字,一般有盒盖和盒身扣合而成。

    如果不完整,那价值就降低很多了。

    瓷盒应该是在很早时期,就已经出现,差不多是在西晋晚期至东晋早期或更早时期出现。

    瓷盒外观优雅,除了作摆设之用,还多为实用器。

    一般可作粉盒、油盒、奁盒、香盒、镜盒、花盒,印盒等多种用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