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一章:封王
一说到流言蜚语四字,朱棣便气不打一处来。 偏生在徐皇后的面前,朱棣极尽努力,总算是憋住了满腔的怒火。 于是又道:“这事看来是势在必行了,名不正则言不顺。” 徐皇后颔首道:“此事依陛下而言,如何办才好?” 徐皇后已经明白了朱棣的意思,可她想来也明白,这事不小,问题关键之处就在于,事情要办,也要办的漂亮。 古人是最讲名正言顺四字的,但凡有一丁点教人诟病的地方,都难免会让人生出非议。 朱棣微微一笑道:“这个好办,只要有两个人,这件事便成了,而此二人……朕看火候也到了。” 他智珠在握的模样。 徐皇后听罢,便也不再追问。 别看朱棣有时候鲁莽,可在许多地方,心却细致得很,他既觉得有稳妥的办法,那么这事准是能成。 没一会,却见朱棣又一脸忧心的样子,幽幽地道:“朕现在担心的,反而是太平府的问题,听闻是百业萧条,哎……” 徐皇后道:“这几年,内帑充实,与这太平府,确实也不无关系,如今出了岔子,陛下确实应该留心。” 朱棣凝视了徐皇后一眼:“怎么,你有什么话说?” 徐皇后温和地笑道:“我是妇道人家,没有什么高见,能说出个什么来?只不过……陛下,常言说,苍蝇不叮无缝的蛋。眼下那些人竟干弑君,可见这些人,已是丧心病狂!正因如此,他们狗急跳墙,却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来。以我这妇人之见,眼下这太平府出了事,就更难保没有人暗中使绊子了。” 朱棣听罢,深吸一口气,又颔首:“朕也早料定这个,这些人……呵……” 【鉴于大环境如此,本站可能随时关闭,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,huanyuanapp】 朱棣露出不屑于顾之色,冷冷道:“若是不能将这些人统统一网打尽,我大明永无宁日。” 徐皇后嫣然一笑,道:“陛下,从前靖难时,再难的事,不也这样过来了?若是往好里去想,至少……陛下和张卿想要做的事,已成了大半,如若不然,这些人又怎会狗急跳墙到这样的地步呢?” 朱棣道:“这话倒没有错,若不是当真刺痛了他们,倒也未必有这样的胆子,思来想去,终究还是新政卓有成效。” 徐皇后道:“臣妾这些年,虽久居宫中,却是知道,人心是最难为的,为了蝇头小利,甚至只是一个职衔,宦官们要争斗,后宫的嫔妃们也要争斗,就如陛下方才所言,太祖高皇帝为了杜绝诸子争位,甚至不得不去疏远诸子,也是深知,一旦不如此做,断了人的念想,便要兄弟阋墙,历朝历代,父子相争,兄弟相争,大臣相争,哪一次不是你死我活?这样的事,还少了嘛?陛下不应为此而介怀,更不必愤慨。” 朱棣恨恨地道:“朕厚待他们,他们竟敢如此,怎能不恨?” 徐皇后摇头微笑:“因为不能生恨,人有了恨意,就不免会被愤恨蒙蔽了心智,做出不理智的判断。” “而陛下是要成大千秋大事之人,任何时候,都要比天下人更冷静,任何时候,也需做出更好的选择,九五之尊,手握天下的权柄,本就是万千人瞩目,人人既敬畏,又不免会有野心勃勃之人觊觎这大位,若是连陛下,都被愤恨所蒙蔽,那么怎么可能成就大业呢?” 朱棣听着,神色一愣,旋即哑然失笑道:“你说的对,朕不该动辄怒火焚心,任何时候都不可易怒和冲动,如若不然,反而要坏大事。” 本来心情糟糕的朱棣,被徐皇后这么一番安慰,便也舒心开来。 当下,他悠悠然地道:“去传亦失哈,朕有事吩咐。” ……………… 一封密旨,很快地送到了江西布政使司。 礼部尚书刘观在这里已经杀疯了。 甚至连陪同他一起办桉的锦衣卫千户陈道文,都觉得这家伙有点不可理喻。 这哪里是查办钦桉,这是杀人如麻。 所有牵涉铁路之人,统统抄家,拿着账簿,一个个比对,先下了驾贴,人叫了来,随即便连夜审问,次日就有锦衣卫开始抄家。 以至于这南昌府的大狱根本不够用,索性,将所有的衙署,统统变为大狱。 反正这南昌府的衙署,绝大多数的官吏,也都被清扫了个干净,正好腾出了地方。 刘观对于锦衣卫极为不满,他总觉得锦衣卫太过客气,刘部堂是与罪恶不共戴天之人,他受不了锦衣卫这种下驾贴,审问再抄家的风格。 于是他对着陈文道不满道:“太慢了,这样下去,什么时候才能将此地的妖祟们清理干净?陈千户,你们锦衣卫做事太古板,直接照着那吴氏手里搜抄出来的簿子全数拿人便是。客气个什么?现在狱中业也是人满为患,在这样下去,哪里还有地方,安置这么多的囚徒?以老夫愚见,还是快刀斩乱麻为好。” 陈道文一脸复杂地看着刘观,却还是道:“锦衣卫有锦衣卫的规矩。” 刘观便两眼微微一张,一脸嫉恶如仇的样子道:“这些乱臣贼子,人人得而诛之,不给他们一点厉害瞧一瞧,他们还以为朝廷软弱!你是不知道他们贪婪到了什么地方,更不知道他们猖狂到了何等的地步,你晓得不晓得,他们猖狂的时候,礼部尚书也未必放在眼里,只要钱!” 陈道文道:“刘公息怒。” 刘观叹了口气,道:“现在的年轻人啊,没当初的心气了,想当年,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,哪还管这些。” 陈道文一时无言以对。 “刘公。” 就在此时,行辕的文吏快步而来,行色匆匆。 刘观见了,不禁奇怪,便道:“何事?” 文吏道:“宫中有旨来。” 刘观先是一怔,随即觉得整个人都麻了,他现在最怕宫中有什么旨意! 为什么? 他担心陛下秋后算账啊! 只见这文吏又道:“是密旨。” 刘观忙道:“还不快请天使进来。” “已安排在书斋了。”文吏道:“说此事,还是避着一点人为好。” 刘观不敢怠慢,连忙举步而去,匆匆来到了书斋。 随即,在这等候的宦官便给了刘观一份旨意,等那宦官告辞,刘观才小心翼翼地挑灯,取了旨意,细细地默读了一遍。 而后,刘观的眉头一皱,口里忍不住滴咕道:“在江西的时候,老夫没得他们一文钱的好处,反而差点被他们拉去垫背。到了宫中,也没给老夫半分的好处,如今却又教老夫作挡箭牌?” 他唏嘘了一阵,甚是无言。 ………… 张安世被罚了一日,很快满血复活,此时杨溥却来东宫觐见。 杨溥显然是专门为了张安世来的,当然,他同时也是詹事府的属官,本也可借着觐见太子的名义出入。 朱瞻基高坐,张安世陪坐一侧,杨溥所带来的,却是一个簿子。 簿子里都是表格。 记录下来的,乃是太平府的情况。 杨溥的表情凝重,他看着张安世,不发一言。 而张安世则低头看着各项的数据,脸色微微不悦。 “情况竟比想象中还要糟糕。” “各府县的数据或许会有出入,会有不准确的地方,可是铁路司这边的数目,却是实打实的,每个月运载的货物几何,一清二楚。可现在的情况,令人十分忧心,不只如此,从前与铁路司长期合作的不少商行,现在也不景气了。下官曾亲自去拜访了几个,不容乐观。” 张安世道:“这也不急,咱们恢复即可。” “可下官有一点担忧。”杨溥看着张安世,脸上是明显的忧色,此时沉吟着道。 张安世道:“这里并无外人,你但言无妨。” 杨溥想了想,便道:“下官认为,眼下百业萧条,乃是大势。可这大势的背后,却更像是有人在故意滋事搞鬼。现在太平府内部,有不少人扇风点火,闹得也颇厉害,现在本就人心纷乱,再加上有人故意如此,那便更加的雪上加霜了。” 张安世神色也不免认真了几分,道:“都是些什么人?” “读书人居多,可只些许读书人,或只是表象……” 张安世冷冷一笑,随即道:“他们现在是狗急跳墙,却想着索性反正逃不掉了,就来个玉石俱焚。” 杨溥点了点头便道:“都督这儿,只怕要早做打算才好。” 张安世微微低垂着头思索了一下,便道:“这个放心,我心里有数,跟我张安世玩,也不看看他们有没有分量。” 顿了顿,张安世又道:“我现在便去栖霞一趟。” 几个时辰之后,张安世便出现在了栖霞,陈礼、高祥、朱金人等,早已是望眼欲穿,他们一个个来见张安世,将这太平府的情况一一相告。 情况,确实有些不容乐观。 一方面,是第一次遭遇了危机,所以大家都有些手足无措,另一方面,是隐隐感觉到了一些不对的苗头,令他们担忧。 张安世大抵听过之后,视线对向一个人,道:“朱金……” “在。” 张安世沉着眉道:“现在起,所有钱庄,统统给我暂停几日业务,就说整顿。” 朱金大惊失色,急忙道:“都督。现在钱庄这儿……本就……情势不妙。若是再这般,只怕……非要闹出天大的乱子出来不可。” 张安世却是显得气定神闲,道:“就照着这么办,入他娘的,他们不是想乱吗?那就教他们知道厉害。” 朱金只觉得张安世有些疯,这哪里是解决问题,简直就是火上浇油。 张安世随即看向陈礼:“将街上的校尉都撤了,不要到处拿人。” 陈礼只是奇怪地看了张安世一眼,却是毫不犹豫地道:“遵命。” 张安世接着看向高祥:“高府尹。” “在。” 张安世道:“知会各府县,教这上上下下,按部就班,各司其职即可。其他的事,一概不要管。” 高祥沉吟了一会儿:“都督,真不管?” “不管!”张安世斩钉截铁地道:“怕个什么,天塌不下来,我张安世回来了,模范营和锦衣卫待命,又能怎么样?可是那些人……” 话说到这里,张安世的那股随意便一下子消失了,脸上透着一股火气。 被阿姐教训了一顿,他正愁没处发泄呢! 于是他道:“就让他们为接下来的事,陪葬吧!” 说罢,张安世手一扬,拂袖道:“依命行事,这各商行,各街巷,各府县的情况,依旧要随时奏报到我这儿来。” “是。” 一个个领命便离开忙活了,值房里终于清净了。 张安世反而气定神闲起来,眼下的局面,似乎有些混乱,若要慢慢梳理,或者对某些人进行整治,看上去,需要费一番的功夫,再加上眼下的百业萧条,必然会导致官府投鼠忌器,可张安世显然没心思去慢慢的梳理,他要的是快刀斩乱麻,要见血! ………… 栖霞这儿,已是人心惶惶,大宗的商品,已经不断地暴跌,许多的商户,囤积的货物纷纷滞销。 街道上,也开始出现了混乱,现在街上流行一种小册子,册子之中,多是一些流言蜚语。 而在此处,已有人火速从此,抵达了京城。 京城某处。 一干人默默地坐着,低垂着头,面如死灰的样子。 朝廷已经封闭了京城,形成了瓮中捉鳖之势,那蒋臣生生在大臣们面前被陛下活活打死,更是让人不寒而栗。 那种恐怖的场景,宛如乌云,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。 终于,有人艰难地道:“迟早……迟早……锦衣卫顺藤摸瓜……” “陛下已经疯了,他们现在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?” “我等必受波及,哎,当初他们在江西干此等事,老夫便说绝不可为,风险太大,可那吴氏……” “现在再说这些,又有何用?” 有人站了出来,怒气冲冲地道:“大丈夫死节,舍身就死又何足道哉?既然逼到了这个份上,那么就索性,鱼死网破。” “不知还有什么高见。” “闹,闹个天翻地覆。”这怒汽冲冲的人道:“新政这么多年,闹的鸡飞狗跳,哀嚎遍野,可换来的是什么呢?现在太平府,不也怨声载道吗?依我看,那便教这太平府闹的更凶狠一些,天翻地覆了才好,正好教天下人看看,这新政是什么模样。” “闹,凭什么闹?凭我等吗?” “我等何等人,自教那军民百姓们去闹腾,那秦亡,不是有陈胜吴广这等匹夫吗?汉之亡,不也是先黄巾贼子吗?先教无知百姓大闹大通,等差不多了,也就是我等出来收拾山河的时候。” 众人默然。 有人道:“可陈胜吴广这样的贼何在?” 这人道:“放心,已经在教化了。” 此时的众人,更像一群即将溺水之人,他们深知继续这样下去,迟早要查到他们的头上,落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。 可现今,但凡有一个主意,他们也当这是救命稻草,死死的攥在手里。 明知这些话……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可有一句话说的好,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,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索性,攻击太平府,教这太平府天翻地覆,至少也教陛下和张安世焦头烂额,顾头不顾腚,给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。 就在此时,突然有人匆匆而来。 “宫中有消息。” 众人只当大难临头,又不知朱棣查到了什么,当下,一个个色变,脸色铁青。 这人却道:“蜀王朱椿与礼部尚书刘观上奏,恳请册封张安世为王。” 此言一出,堂中又是一阵沉默。 蜀王乃是宗亲的代表,他乃太祖高皇帝之后,又在京城,某种程度而言,所代表的乃是宗亲们意思。 至于礼部尚书刘观,执掌礼部,这礼部权柄虽不及吏部、户部、兵部,却最是清贵,毕竟它所执掌的乃是礼教。 封王对于这里的人而言,可以说是极意外的事。 可得知是此二人上奏,却又觉得合情合理。 这天底下,非此二人上奏,还真无法做到名正言顺。 终于,有人按耐不住地冷笑道:“倒是真舍得,只是……这难道不有违祖制吗?” “现在人家做了天下,当然他说什么祖制,什么便是祖制,反正这祖宗是人家的。” 有人沉思着,口里边道:“文渊阁和各部的动向如何?” “能有什么动向?”有人摇头道:“此二人上奏,只要宫中顺水推舟,那么这事便算是定了,就是不知,这异姓王,又要沿用哪一朝的礼遇。” 要知道,历朝历代,王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,大明从未有过异姓王,天知道是不是按照宗室封藩的办法,还是沿用古典。 众人又不禁叹息。 这消息也很快的,便到了张安世的桉头上,张安世将锦衣卫的奏报看了两遍,而后露出了奇怪的表情。 他神色间显得有些古怪,却谁也不知道,他此时心里在忍不住地滴咕道:“阿姐神了。” ……………… 新年到,给大家拜年,祝大家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,月票拿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