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忌书屋 - 经典小说 - 从陈桥到崖山在线阅读 - 元昊突袭篇

元昊突袭篇

    可李元昊的大军没来,来的是他的使者贺真,卑躬屈膝诚慌诚恐进了延州城,带来了李元昊的痛苦——您行行好,替我向陛下带个话吧。我被打得很疼,知道错了,我…我想复合。

    嗯,范雍听得很仔细,再用儒家经典理论来印证思考,觉得这事非常靠谱:我们是天朝,小邦蛮夷一时叛乱,痛打一顿他们自然会清醒。醒过来了就还是好同志,本着宽宏大量、教育为主的原则,应给李元昊一重新做人的机会。于是范雍重赏西夏使者,要他回去告诉李元昊:复合是有希望的,现在你要做的就是继续表现投降的诚意…

    诚意到了:好多西夏人都逃过边境,向宋朝投降,强烈要求安居乐业,再也不回去了。至于定居地点嘛,延州城是不敢奢望的,但实在想离范老夫子近一些,所以都选在金明寨。

    说一下金明寨和它的守将李士彬。西夏人选择他是有道理的,他也是党项人,让西夏方面很有归属感。但他对宋朝的忠诚,从他父亲李继周开始就无可怀疑。宋夏交恶以来,他让李元昊本人都郁闷了好多次。

    同是党项人,回来成不成?李元昊派人带着大笔金钱到金明寨勾通感情,结果被李士彬一刀砍断,钱却都留下了。

    李元昊接下来派人带了更多的钱,外加西夏官方的制式服装,再去金明寨,但路上故意把东西都丢了。丢的地点很讲究,是当时鄜延路副都部署、李士彬的顶头上司夏随的地盘。怎样?除了钱还有官,李士彬马上就要叛变了!

    但夏随就是不信,老李是什么人我清楚,另还有一点,金明寨的实力就注定了它的价钱。金明寨拥有10万将士,是鄜延路最强的堡垒。李士彬本人号称“铁壁相公”是延州城前沿的铜墙铁壁。之所以称为“铁壁”最重要一点就在于“纯”李士彬父子两代世守金明,手底下的兵都成了真正的嫡系。名副其实的李家军!

    面对西夏人来投降,还要住进来,李士彬想都没想,就拒绝。他的办法是把所有投降的人迁进内地,再分散安置,化整为零。但问题是鄜延路最高军政长官范雍范老夫子心情正好得不得了:李元昊投降了,西夏人大批叛逃,局面豁然开朗,李士彬你的魄力呢?无论来多少人,都照单全收!就安插在你的金明寨里!金明寨不是共有36个分寨吗?每个寨子里都分散一点。这样不和分散在内地一样吗?且还剩下了路费,又增强了金明寨的实力!

    无语!外行非得要领导内行。但…李士彬居然同意了…这固然有大宋‘以文制武’这一基本国策的恶劣影响,更由于李士彬的过度自信。

    铁壁相公父子两代积累下的自信让他根本就瞧不起李元昊,宋夏交恶以来,西夏兵在金明寨附近出没,李士彬挥刀纵马冲出,基本只能看见党项骑兵的背影,那些人边跑边叫——铁壁相公一来,我们的胆都掉地上了!这样的事发生得多了。再加李元昊近期的战斗成绩,让李士彬非常鄙视对方…

    于是如范大人所愿,更如李元昊所愿,大批西夏人被分散安置到金明寨各处要害…

    1月17日夜晚。刚欢度完上元佳节的金明寨还沉浸在节日欢庆的气氛里,李士彬带着儿子李怀宝在各寨巡视,这一晚来到黄堆寨,平安无事。当晚。李士彬就住在了这里。

    18日凌晨,李士彬被一阵警报声惊醒,他直觉的喊备马。有了马他才能出战。但要命的是骑出去后他才知道,那是匹奔不动的劣马!

    铁壁相公在自己营地里被属下出卖!他跑不动,指挥不灵,结果被敌军活捉。直到这时,他才发现对手是谁。居然是那个战争疯子、西夏皇帝李元昊本人!这一仗金明寨十万精兵全军覆没,也冤也不冤。

    说冤,是因造成这样的后果,真正责任人并不是他,而是那位范老夫子!说不冤,你身为边将,世代征战,范雍不懂的你也不懂?为什么不反对到底?固若金汤的金明寨里遍布jian细,是从内部被瓦解的!还有:这一次李元昊率军突袭,是从边境的土门进入,金明寨离土门有近300公里,那绝不是一夜间就能赶到的。金明寨这样有主有次、攻防一体的连珠寨,连起码的远程预警都做不到吗?

    说什么都晚了,当天李士彬父子浴血奋战,李怀宝当场战死。而李士彬在被俘之前,做了件对整个战局都至关重要的大事。他派一心腹部下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马上逃往延州城,一来逃命,二来向范大人报告军情:西夏人打进来了,金明寨己被攻破…但他做梦都没想到,这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,其惨痛后果,要比金明寨的覆灭还要严重千百倍!

    范雍应该是知道西夏入侵的消息的。证据是他在这之前已命鄜延、环庆副都部署刘平、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杀向土门,也就是此次李元昊大军入侵的入口。

    但当李士彬的母亲、妻子奇迹般的在千军万马的混乱中逃脱,一路逃进了延州城。让范雍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战况的危急程度。范雍的反应是拒绝相信。但紧接着西夏骑兵就出现在延州城下,范雍立即就吓哭了。

    所以说,李士彬虽丢了金明寨,但及时报信且奋勇拼杀到最后一刻,他己尽了大宋军人的职责。可问题是他把消息发给了谁。如是当年的柴荣、赵匡胤甚至赵光义、赵恒都成,他们的反应定不是这位须发皆白、圣人气质的范老夫子这样抱着属下放声大哭!痛哭好半天后,范雍开始行使权力和职责。下令鄜延路内所有能调动的部队立即向延州城集结!不管你们在哪、在干什么,立即来救我!

    奇迹一般,他的命令从延州城里发了出去,传令兵跨越几百公里距离,来到了宋夏边境,也就是李元昊此次入侵的入口土门,把增援命令交到了刘平、石元孙两位将军的手上。

    这两位将军率部杀到了土门,为的就是堵截李元昊。但非常可惜,消息得到的晚了些,李元昊早就冲进鄜延路的腹地了。接到命令,救兵如救火,他们二人立即带兵往回赶。但刘平的驻地本是庆州,先前是行军四天,赶到保安军,在那里和石元孙汇合,两军合并杀向土门。这时再往回赶,我提出三点问题:

    第一,劳累程度。这时是西北的寒冬正月天,这样来回奔波,他们的战斗力要打多少折扣?

    第二,人马数量。这是极其诡异的一点。宋史中记载了刘平的兵力:三千!以及之后他们会合其他三将后的兵力:万余!也就是说,他们两人的兵力应该只有五千左右!大宋朝号称百万禁军,为什么两位军区副司令员出战,居然只有五千人马,且还是步骑混杂?这在所有史书中都没交代原因!

    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。两位将军你们想过没?李元昊此时已把延州城团团包围,而从延州到土门又有多远,范雍的传令兵得有多神勇,才能穿越千军万马,把增援命令交到你们手上?

    20日,他们回到了保安军。面对种种困难,刘平激励部下“义士赴人之急,蹈汤火犹平地,况国事乎”无论如何要赶到延州,救我们的主帅,去歼灭李元昊!

    之后不分昼夜,全力行军。22日夜,到达了三川口外围。当天突然下起大雪,寒冬时节,人困马乏,刘平决定在这里休息下,营址选在三川口以西10里。毕竟延州城就要到了,大战即将打响,必须让军队得到喘息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他突然接到范雍的第二次急报。命他们不准歇息,火速开拔,连夜赶到延州。且为防止西夏人乘机混进城,要他把队伍化整为零,一批批分开进城。军令如山,刘平只好照办。等到一连放出去50小队之后,他猛然发觉不对!前方一点反应都没,他的军队像失踪了一样,再找那个传令兵,也己失踪。上当了!刘平瞬间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无法去救。刘平只能稳住剩余的骑兵,就在三川口西10里的营地里歇息,静静等着后面步兵的到来。这一夜就这样过去了,23日天亮后,步兵仍没赶上来,刘平决定全军后撤。大战在前,必须集结起全部力量!

    往回一直逆行20里,才遇到了昼夜不停赶路的步兵。唯一好消息是兵力骤然增加了几千人,那是鄜延路都监黄德和两千人、巡检万俟政、延州西路都巡检使郭遵,他们同样被范雍从驻地招集,现在三川口遇到了刘平、石元孙。

    这样步骑混合,刘平在开战之初终于把兵力升到了万人以上。当天宋军结阵东行5里,到达了三川口的五龙川。之前这是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,之后就名垂青史!因宋军在这里失败!惨痛屈辱,但也光荣壮烈的失败!(未完待续。。)